【心理健康】粉絲瘋狂追星課金撐偶像 心理治療師解構追星成癮
發布時間: 2021/12/30 12:43
最後更新: 2022/01/09 10:08
對某種行為、事物情有獨鍾是人之常情,就算盲目熱愛達致瘋狂程度,也未必構成上癮行為。皆因上癮行為並不是以次數來定義,關鍵是當事人沉溺於行為背後帶來的興奮感、滿足感,在明知嚴重影響生活、人際關係的情況下,仍不能自制地繼續,才有機會構成上癮行為。
其實何謂上癮?為何當事人一頭栽進去不能自拔?以下由心理治療師為我們剖析。
最新影片推介:
心理治療師杜健良指,以心理健康角度來分析上癮行為,基本分為兩大類:一是物質成癮,包括煙、吸毒、酒等;二是行為成癮,如賭錢、上網、手機、性、購物等。「人的某些嗜好、習慣會刺激中樞神經的獎勵系統,帶來不同的賀爾蒙,包括安多酚、多巴胺,前者是減少疼痛和壓力,後者則令人覺得興奮。當不能自控地重複某些行為,又影響日常生活的話,便有機會是上癮。」
網絡上癮湧現
以杜健良所見,香港的上癮行為個案較多為酗酒、賭博和吸毒,而小朋友上網、打機上癮的求助個案亦增多。他強調上癮行為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性,並沒有客觀的標準。如曾有Band 1學校的中二男生不想上學,心理治療師細問下發現男生有性別焦慮(Gender Dysphoria)。「他心裏覺得自己是女生,但在日常生活又不能以女性身份出現,於是在線上遊戲代入女角身份。他很享受這行為,覺得這才是真正的自己。」此個案單從表面上看來,可歸類為打機或網絡上癮,但事實上卻由幾種因素造成。
在網絡科技發達的同時,人與人接觸和溝通愈來愈少,甚至電話交談也是能免則免,引致令人感到開心興奮的賀爾蒙相對減少,此時便會轉移尋找其他東西來彌補,很有可能造成如網購、沉迷社交媒體等上癮行為。「每個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、讚賞和認同,但在現實生活中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考第一、在比賽獲獎等。而在社交媒體上卻能輕易營造出仿如明星的自我良好感覺,患者會將生活大小事全都發布於社交媒體之上,當有like、留言等反應時,便會覺得特別興奮開心,慢慢便會沉溺其中。」
杜健良表示,網絡上癮的恐怖之處在於,患者有時會為了吸引更多like,而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,例如衣著愈來愈性感,終至全裸時,卻又會用手機應用程式將自己的真實樣貌換掉,從中亦反映出患者接受自己的程度愈來愈低。
除此之外,網購也成為新近出現的成癮行為之一。「患者在網購按下付款那刻便開始覺得開心興奮,持續至等待貨物到來期間,甚至接到速遞員的送貨電話也會十分開心和緊張,又會因擔心貨物不能順利送上門,而親自去速遞公司門市提貨,即使在工作時間也會特地跑去拿貨。直到拆箱那刻,興奮感覺終於完結,最後貨物大都是隨意扔在一旁。」患者為了追求那種興奮快樂的感覺,而持續做出不能自控的網購行為。
性與藥物上癮
至於近來盛傳某天王級歌手出現性上癮,成為離婚導火線之一,杜健良解說:「性上癮並不是指性慾特別強,如喜歡召妓、手淫、看AV等,即使每日重複做以上的行為,只要不影響身體或他人,如不會累到不能上班的話,也只算是性慾強。」簡單來說,若當事人在發生性行為後覺得慚愧,曾嘗試停止卻失敗,或者這行為影響到當事人跟其他人,特別是伴侶的關係,如已婚患者導致婚姻出現問題,已構成性上癮。
近年杜健良發現不少性上癮個案多與藥物上癮扯上關係。「他們會一邊用違禁藥物,一邊進行性行為,才可令當事人維持整個晚上的興奮狀態。」曾有位二十多歲男患者因此而求助,因即使在日間,他亦忍不住打開手機軟件尋找相關性愛派對,甚至會即時將所有工作取消,只為去參加派對,最終被辭退。
杜健良指這類個案絕不在少數,而且有年輕化趨勢,其上癮情況十分嚴重。「有些個案已經去到不用藥物,已不能進行性行為,患者覺得一般性行為不夠刺激,致出現不舉情況,甚至不能有正常情侶關係。」
近來香港掀起一股追星熱潮,明星魅力幾近橫掃各年齡層女性,不少追星族十分瘋狂。杜健良指這群新世代的明星,特別是由選秀節目出身,由觀眾見證他們一步步成長,進而登上舞台。這種陪伴成長、與有榮焉的心理狀態,會增加對該明星的喜愛程度,即使買下大量明星相關產品,只要不構成財政壓力、失去工作、荒廢學業等,也只算是紓壓方式之一,談不上心理或精神問題。
糾正扭曲信念
治療上癮行為,最普及是採用認知行為治療(CBT)方式。「有很多上癮行為的原因,是源於扭曲的信念。當人們處於不如意的狀態下,接觸到某些行為或嗜好,從而得到興奮,或是能逃避的話,便很大機會沿著這方向走下去,漸漸成了上癮行為。」
心理治療師會通過溝通去關心和了解患者行為背後的成因,其個人背景、成長經歷也有影響,從中嘗試推論出扭曲信念的由來,再尋找方案幫助患者去理解正確的信念。他舉例,對吸毒上癮,要先了解吸毒的原因,尋找當事人真正需要甚麼,再想出方案令他得到想要的東西,從而戒除吸毒行為。
另外一種是動機式訪談法。「有些人的改變動機很低,一時三刻要當事人改某些習慣或行為很難。如戒煙,明知對身體有害仍然繼續,背後多數存有當事人認定的『好處』。」他指出動機式訪談法是從同理心出發,代入當事人的角色身份,在溝通了解中,讓他知道有人關心和在乎,可幫助他一起尋找阻礙戒煙的原因,令他保持改變的動機,這通常會跟認知行為治療方法一併進行。
記者:劉妙賢